治沙者总是很晚才收工新种植的成片树木与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“不叫沙给欺负死……”一场绵延70年的治沙战役,无数治沙英雄用生命苦守治沙一线。生存,成了治沙人最朴素的初衷。解放初期,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,流沙吞没农田牧场,城镇和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,沙进人退。
1979年后,“三北”防护林工程、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,以及陕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相继启动,极大改善了毛乌素的生态环境。遥感监测图显示,榆林市林木面积和覆盖率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的60万亩和0.9%,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%。陕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完全“拴牢”流动沙地的省份。
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治沙战役中,有一群治沙人默默地用一棵棵小树苗在沙漠里书写自己的绿色传奇。红松上结出了果实,让张立强激动不已牛玉琴与儿子张立强种下一棵樟子松樟子松耐旱,强大的根系还能固牢沙土张立强:把治沙变为用沙一个出生在沙漠边缘的人,从小看着母亲植树护林,耳濡目染,张立强日后很自然地走上了“植绿”之路。以前,没有机械,树苗都是扛的。一天下来,母亲要挖300多个坑,种300多棵树。
但辛苦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益。年轻的张立强开始思考,怎样通过技术让沙漠绿化产生效益?20世纪80年代,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治理沙漠的“12字方针”:多采光、少用水、新技术、高效益。
尤其是他“把治沙变为用沙”的理念让张立强眼前一亮。为了摸清影响沙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,他走遍全国,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,还购买了皂角、油牡丹、欧李等不同品种的植物,在自家院子进行栽种试验。通过试验,张立强发现樟子松耐旱,强大的根系还能固牢沙土,而红松木质好,又能产松子,效益高。
将二者嫁接,沙漠就能产生经济价值了。经过三年不懈努力,4月13日,张立强在巡查嫁接试验林时,惊讶地发现一棵红松枝条上长出了黄豆大小的小果实。“哈,打上蛋蛋咧!”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西北汉子激动得跳了起来。稍许平复,他起飞了无人机,在空中“检阅”这片嫁接的“摇钱树”。
郭成旺一家四代定边县继旺果蔬冷藏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内,工人们正在进行辣椒育苗工作郭成旺:一家四代的坚守4月的毛乌素沙漠腹地,晨风中还夹杂着一丝寒意。天刚破晓,98岁的郭成旺带着71岁的儿子郭喜和、49岁的孙子郭建军收拾好“家伙”,准备进入沙地。他们要趁着沙地的气温还没有升高,给新栽种的树苗浇水固根。
察觉到有响动,重孙郭涛也从炕上爬了起来,穿好衣服,和长辈们一起出发了……1984年,听说靖边县开始实施荒山荒沙划拨到户,承包治理,有着十多年护林员经验的郭成旺果断承包了离家10多公里外的4.5万亩荒沙地。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1200元和借到的4000元,买下了5万株树苗,和家人一起搬进了沙窝子,开始了30多年与沙漠的艰苦斗争。郭建军说,陕北的风沙频繁,很多时候,树刚种下,就会被连根拔起,村里人都笑我爷爷“瓜”,他们认为沙漠里没有水,种树根本无法成活。面对嘲讽,郭成旺并没有放弃。
在沙地中反复栽植,他逐渐摸索到了一些经验,树苗的成活率越来越高。经过一家四代人的不断努力,昔日的4.5万亩漫漫黄沙,现在已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。郭涛说:“我老爷爷、爷爷、爸爸身上都有股不服输的倔劲,我们一家几代人就是凭着这股子倔劲,锁牢了这片移动的沙丘。”石光银查看马铃薯育苗情况治沙者在沙地种下一棵棵樟子松石光银:让群众过上好日子30多年前的“三战狼窝沙”拴牢了流动的沙地,让石光银声名鹊起。
这位昔日被人调侃的“石灰锤”,一跃成为那个时代的“沙漠男神”。他黝黑的脸上被风沙刻满了皱纹,眼神中却流露出与贫穷抗争的坚毅。在定边县,但凡是旧相识,遇到他,都会尊称一句:“石老英雄。
”而这位被多个“第一”荣誉加持的治沙英雄,并没有忘记他治沙的初心:就是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,让群众过上好日子。石光银在沙窝里长大,从记事起就饱尝风沙之苦。从20岁担任生产队长开始,他便带领群众投身治沙事业。
1984年,石光银成为榆林市个人承包治沙造林第一人。在家人坚决反对下,他毅然卖掉了家里的羊和骡子,带领群众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治沙攻坚战。为了使治沙能长久坚持下去,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“联合农户治沙”的农民治沙公司。
公司依托“治理荒沙,开发利用荒沙”的总体发展战略,走“公司+农户+基地”的新路子,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。他带领乡亲们全面发展马铃薯育苗、风沙区大棚蔬菜和养殖业等,这让不少群众尝到了甜头,收获了经济效益。
石光银说:“我这辈子治沙吃了很多苦,但是树活了,群众过上好日子了,这让我觉得,我吃的苦都是值得的。”(记者张辰)。
本文来源:博鱼(boyu·中国)官方网站-www.nsdoula-hyogo.com